close

會去爬梳北港義民的文獻,是因為在準備走讀笨港(北港)社大課程的資料時,看到一篇文章

旌義亭還是義民廟?說一段泉州人與北港義民爺的故事
文章說:「沒有文獻可以證明笨港有義民在林爽文事件時抵抗林爽文」。這個說法和我們北港地方的傳說不一樣,所以我就花了幾天的時間找文獻,終於找到文獻記錄了。

文獻 1.

奴才柴大紀謹奏,為進剿北路,克復諸羅縣城,恭摺奏聞事。

竊照漳屬賊匪林爽文等,猝聚匪徒,劫陷彰化,佔踞諸羅,分路來犯郡城。奴才督率本標兵丁三百名,臺協遊擊楊起麟、林光玉,共帶水師兵丁七百名,紮營鹽埕橋截拿。上年十二月初九至十三等日,連日戰勝。我兵僅有一千,殺退賊匪數萬,乃南路賊眾又陷鳳山,亦來犯郡。奴才調度水陸官兵四處守禦,力保郡城各情形,俱經恭摺具奏。並十四、二十、二十六、三十等日,搜捕獲匪,打仗殺賊等情,均經通報將軍、督撫、提督在案。

茲本年正月初四日,水師提督臣黃仕簡、海壇總兵郝壯猷、臺協副將丁朝雄、署福州城守副將事參將那穆素里等,各帶兵抵臺灣。又,督標水師營參將潘韜、南澳鎮標遊擊李隆陸續俱到,兵力已足,可以進剿。奴才咨請克期興師,蒙提督臣黃仕簡派調,奴才統帶本標兵丁四百名、城守守備邱能成兵丁一百三十名、臺灣遊擊楊起麟、林光玉等兵丁九百名、南澳遊擊李隆兵丁三百名、參將潘韜兵丁三百名,又彰化敗回兵丁二百名,共二千二百三十名,前往北剿。派調海壇總兵郝壯猷,率副將丁朝雄、遊擊蔡攀龍、參將那穆素里共兵二千三百名,前往南剿,定期本月十五日一齊進兵。正在起程之間,奉提督臣黃仕簡軍令,飭奴才於十六日赴大穆降、湖仔、內八甲等處,與郝總兵會捕賊匪。又奉軍令,留參將潘韜並兵丁三百名守郡城。

奴才統領官兵一千九百三十名,於十七日前往北剿,至灣里溪,拿獲賊夥黃佘、陳忠、劉豹等三名,押解提督臣黃仕簡審辦。一路安撫良民,搜捕匪類。二十一日至外三部竹地方,賊匪數千蜂擁而至,兩傍竹圍內,賊早暗安槍炮,一時打來,奴才督率官兵齊放槍炮,武舉陳宗器率泉州義民前往。諸羅縣陳良翼、笨港縣丞徐英,各帶義民俱來助戰。槍炮打死賊匪甚多,生擒偽護駕大將軍廖東一名,紅馬一匹,賊徒陳模、黃啟、吳章等二十一名。天色已暮,所有軍糧、軍裝、火藥、鉛子俱皆隨行,不復遠追,就地紮營。二十二日已抵田洋,賊匪總聚於此,約有萬餘人,冒死相拒。奴才督率官兵進戰數次,鉛子打向頭上過去,仰賴聖主福庇,不被其傷。各將備弁兵極力攻打,個個奮勇爭先,自午至酉,槍炮打死賊匪無數,殺死者亦多,生擒賊匪林老併番婦留娘等共八十二名,拿獲偽軍師侯辰一名、騾一匹、馬二匹,搶回大將軍炮十門、母子炮一門、鳥槍三桿、火藥一、鉛子一桶,大旗、小旗、半斬刀、藤牌甚多。餘匪四散逃走,多有避入城者,堅閉城門,復敢拒敵。守備邱能成奮勇當先,將城門攻開,我兵即時追趕入城,賊匪由北門而逸,城內不無匪徒潛匿。飭將備將城內賊匪,迅速搜拿,派撥官兵謹守四門。

查我官兵,惟安平中營把總郭拔萃,被賊大炮打斷兩腿骨身亡;兵丁林勇言一名,被賊大炮打死;奴才跟丁林道鄉左手被賊刀傷,餘俱無損。隨飭楊遊擊等往查各文武衙署,軍裝庫局俱被殘毀,倉庫搶劫一空,各官印信尚無下落。奴才親往街市安民,仍舊開店貿易,百姓俱設香案迎接,莫不歡欣鼓舞。但擾亂之後,亟宜安撫,已飛移臺灣道永福,速即委員暫署知縣、佐雜等缺,以資綏理。查附近各莊,尚有餘孽,俟搜捕淨盡,即統兵前往彰屬剿洗大里杙等處賊巢。奴才仰荷皇上天恩,至優極渥,捐糜莫報,失陷城池,罪無可逭(硃批:汝此次實在出力,不但無過,而且有功,勉之。但所奏到遲了),惟有勉竭駑駘,擒拿巨魁,滅盡醜類,以正國法,而快人心。除通報將軍、督撫、提督外,合將克復諸羅城池情形,恭摺由驛六百里馳奏,伏乞皇上睿鑒。謹奏。

乾隆五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

乾隆五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奉硃批:已有旨了。欽此。〔本文原收錄於軍錄〕

資料來源: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,《天地會(v.1)》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,1980年,第一版),頁394-396。

引用格式: 國立台灣大學,《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》,檔名:〈ntu-2060300-0039400396.txt〉

 

文獻 2.

閩浙總督臣李侍堯跪奏,為奏明事。

竊臣於本月十一日接提臣藍元枚來札,並抄錄摺稿寄臣,據稱,諸羅縣屬之沿海各庄自五月初七日以後陸續被賊焚劫,其民人俱逃至鹿港。又據署同知黃嘉訓稟稱,諸羅之笨港於五月三十日被賊焚劫,難民由海逃入鹿港甚多等語。查笨港為諸羅通海要口,自府城海道北至鹿港,必由笨港經過,向來府城、諸羅、鹿港陸路已不通,惟恃沿海用小船往來。今笨港已失,該處船隻必多為賊所得,又將在海口攔截滋擾。(硃批:此最可慮,前已有旨。)則不惟府城、鹿港信息益不能通,而內地糧餉、火藥等項,(硃批:正為此廑念。)由廈門解至府城,由蚶江解至鹿港,雖係橫海徑渡,不從笨港口經過,然賊或探伺,駕船在海面邀截,亦不可不防。(硃批:正當如此。)是以臣酌撥繒船二隻,每隻安砲六位,水師鎗兵一百名,令營員帶往,一駐鹿耳門口,一駐鹿港口,彈壓防護,庶免疏失。(硃批:想的到,早為此諭汝。)至從前原擬浙、粵等兵,一到臺郡,即可席捲而北。今常青甫經出城,已為賊阻,而水、陸兩路信息又且中斷,則欲待常青由南而北,正需時日。是目下只可南、北各自為(硃批:祇可如此,常青捷音未至,焦急覽之。)戰,庶群賊不至盡萃於一處。然臣閱藍元枚摺稿稱,現於難民中擇其壯健者,充為義民,以助官兵戰守,其險要各處已安營添卡,嚴為防範

,遣人往大甲聯絡熟番,令其迫攻賊巢,則官兵即可攻大里杙之南。等語。是藍元枚雖帶浙兵二千前往,而是否進剿之處,尚須待聯絡熟番,始行舉動;伊雖未奏請添兵,然至挑選難民協同守禦,亦似有賊多兵少之慮。今常青方請添兵,若又須接濟藍元枚,則需兵更多,徵調更廣。臣查漳州鎮兵四千,上年因林爽文黨羽皆係漳人,故獨未調撥,若派往藍元枚處,以漳人統漳兵,或可得力之處,業經具奏。今臣一面札詢藍元枚,(硃批:此何必往商,又遲時日,即應派往。)如伊自忖可以帶領得用,俟覆到日,臣擬將此內選派有眷屬之兵二千前往接濟。謹先繕摺馳奏,伏乞皇上睿鑒。謹奏。

〔硃批〕:已有旨諭。

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二日

資料來源:國立故宮博物院,《宮中檔乾隆朝奏摺v.64》(台北市:國立故宮博物院,1982年,影印本),頁659-660。

引用格式:國立台灣大學,《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》,檔名:〈ihp-0257652-0065900660.txt〉

 

文獻 3.

蔣挺供,我原籍漳州府南靖縣人,年三十四歲,……全家俱在臺灣居住。我原在諸羅縣充當衙役,並不認識林爽文。我有街鄰葉升從了林爽文做頭目。上年六月十八日,葉升邀我跟隨林爽文入夥,說封我做大官,我就從了,也去見林爽文。他起初派我在諸羅牛稠山駐紮,十月內,調我到水沙連山口一帶把守。我手下有二十餘人,林爽文說將來封我做信義將軍。我在笨港地方與義民打過兩次仗,都被義民打散。我使的是一條七尺長的木棍,騎的是青馬。到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水沙連地方與官兵打仗,我抵敵不住,落下馬來,腿上中了箭傷,即時被擒。我們稱呼林爽文為大哥,他立有主帥旗號,林爽文手下實在共有多少人,如何立有天地會名色,我不能知道。至莊大田在南路鳳山一帶打仗,我在北路從沒見過,我也沒有到過大里杙。我被拿在先,後來林爽文逃往何處,我不能知道。是實。

〔乾隆五十三年〕二月初三日

 

據蔣挺供,我在牛稠山、水沙連一帶把守,又在笨港與義民打過兩次仗,後來幫同抵禦官兵,我騎著馬,手拿大刀砍人,被一帶翎子的射下馬來即被擒獲。林茂供我在烏日莊把守,與官兵義民先後打過十餘次仗,俱被官兵殺敗,我並沒有殺傷過人。……又據三犯僉供,以上情節我等俱節次供明在案,此外並無再有替林爽文出力之處。其大里杙築城挖壕俱是董喜的主意,劉懷清幫同辦理,所有告示紮付是劉懷清編造。至斗六門等處豎柵壘石屯糧等事,想是各處把守的賊人所辦,我們不能指出何人主見。據〔蔣挺〕供,我等起初與綠營官兵打仗,我們也有敗的時候,他們不能十分追趕,且見他弓箭槍炮不甚利害,所以我們敢於抗拒。後聽得福將軍、海侯俱是屢次征剿得功,又帶同許多勇將,聲勢甚大,我們心裡已經害怕。又見滿洲官兵弓箭槍炮十分利害,我們打仗敗的時候,他即騎馬盡力趕殺,所以我們不能支持,大家奔散逃命的。又我等雖得受官職,不論大小俱稱林爽文為大哥,見他時坐立俱係隨便,並無向他跪拜的。至我等蓄髮不過於髮辮之外周圍留一二指許以為識認,並未全行留髮,所有現在我等靠辮長髮是起事時留下的,其餘短髮係被獲後長出的。是實。

 

據供,林爽文起事之初,凡有順從他的,旗上都寫,順天。二字以為記號,我實不知道什麼叫做年號。至林爽文手下的人甚多,也有封官職的,也有跟隨他使喚的,我等俱受封官職,且待我們最好,所以我們俱稱他為大哥,其餘手下人原有他為盟主,見他時,……也有不跪。是實。

〔乾隆五十三年〕二月初六日

 

據蔣挺等僉供,我等雖順從林爽文受他官職,但並非與林爽文同時起事,亦不是他深信之人,只聽見說,他攻得臺灣府城,遠隔海洋,可以佔據。況他既封我們官職,自然要自稱為王的。若不能攻得臺灣府城,大兵攻剿支持不住,原有逃往內山坪宰林地方躲避的話。

據〔蔣挺〕供,那坪宰林地方,四面重山,中間平曠,可容數千人,並無田地可以耕種,離大里杙約有百餘里,山路崎嶇,隘口險窄,官兵一時難於搜捕。曾商量過,如官兵攻克後,將大家搶得的米糧帶去,逃至那裡暫為躲避。至上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大兵攻破大里杙後,聞得林爽文逃往內山。

〔乾隆五十三年〕二月初六日

 

據蔣挺供,葉升幫同林爽文圍困諸羅縣城,上年六月內經官兵攻剿,葉升被炮打死。至諸羅城外,柴大紀周圍設有木柵柵,外刨挖深溝。賊匪在一里地外周圍搭蓋草蓬散處,凡大路緊要地方防拒甚密,其山僻小徑亦間有照料不到之處,所以夜間官兵尚可潛行出入至賊人內,也有貪利的將米糧重價賣給城內兵民,其兵民糧食斷絕時,亦有將花生油渣熬食充饑的時候,這都是我聽見的。至我上年於六月內從了林爽文後,總在牛稠山防導,並未到過諸羅,亦未幫同賊匪圍城。至於我上年十一月內在水沙連地方與官兵打仗,手持大刀砍人後,被一個騎馬帶翎子的一箭射中我臀上,我就跌下馬來,被他擒住了。

〔乾隆五十三年〕二月初六日

 

據供,賊夥中有個賴達,貌與林爽文相似,封過將軍,假裝林爽文出陣,這是我們知道的。至林爽文的軍師,我們只知道董喜,其尚有一陳姓幫同董喜辦事,我們只知道其姓,不知其名,所以從前未經供出。

據供,莊大田聞得亦係天地會內之人,不同林爽文一時起事,我們也認不得他,……他手下聽得說有一萬多人。據蔣挺等僉供,我們所封的官職,俱是林爽文口許的,不過大家隨便居住,並無衙門儀從,平素俱係各人自己吃飯,惟遇打仗時每日領米一升,此外並無應得銀米,至糧米斷絕時也有隨時搶掠應用的。是實。

〔乾隆五十三年〕二月初七日

資料來源:"劉如仲, 苗學孟",《台灣林爽文起義資料選編》(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,1984年,第1版),頁279-282。

引用格式:國立台灣大學,《台灣歷史數位圖書館》,檔名:〈imh-0082310-0027900282.txt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安仔 的頭像
    安仔

    安仔的部落格--雲林社大北港陶藝班--走讀笨港(北港)

    安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